广东新易学院

广东新易学教育培训学院_高职高考辅导班
当前位置: 主页 > 3+证书高考 > 高考语文

新易学盘点18个常见文言虚词之用法(二)

2020-06-19浏览次数0

新易学教育平台专为考生家长提供各类高考资讯、志愿填报指南、学习经验、备考方法等等,我们的努力将伴随着您园大学梦,欢迎关注阅读!


七、若

  (一)动词

  译为“像”“好像”

  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促织》)

  (二)代词

  1.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三)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赤壁之战》)

  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

  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

  3.至,至于。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八、所

  (一)名词

  表处所、地方。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二)助词

  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

  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指南录〉后序》)


九、为

  (一)动词

  1.做,作为,当成,成为。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2)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3)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2.以为,认为。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3.判断词,是。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二)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介绍原因或目的,译为“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给”“替”。

  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4.对,向。

  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等。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三)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可译为“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十、焉

  (一)兼词

  1.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3)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五人墓碑记》)

  2.相当于“于何”,译为“到哪里”。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代词

  1.相当于“之”。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2.哪里,怎么。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三)语气词

  1.句末语气词,了,啊,呢。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2.作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相当于“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师说》)

  3.置于词尾,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地”。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十一、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十二、以

  (一)介词

  1.表示工具,可译为“拿”“用”“凭着”。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可译为“凭”“靠”。

  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可译为“把”。

  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示依据,可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可不译。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可译为“来”“用来”“以致”等。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辞》)

  (三)助词

  作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作用。

  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2.用,任用。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

  可译为“缘由”“原因”。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已”,止。

  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七)连词

  连接上、下、东、西、往、来等字,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界限。


粉红二维码.jpg